广州“单一窗口”助力跨境贸易效率提升成为2022年“数治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创新案例遴选活动”优秀案例

  日前,2022年度“数治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创新案例遴选活动”结果向社会公布,《实现数字化通关,广州“单一窗口”助力跨境贸易效率提升》成功入选2022年“数治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创新案例遴选活动”优秀案例。


  该评选活动由普华永道、中山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所等多方机构联合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等机构专家学者提供学术支持。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从今年1月起,通过公开征集、实地调研、座谈交流、专家票选,最终挖掘到数十件创新案例,分别来自湾区主要城市政府和企业,代表着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的“湾区经验”,绘制出一幅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图谱。

中国(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和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也是遵循国际通行规则、降低企业成本费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抓手。
  中国(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以下简称广州“单一窗口”)作为市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州地区国际贸易和运输企业提供统一的信息处理公共服务。用户通过“单一窗口”一点接入、一次性提交满足口岸管理和国际贸易相关部门要求的标准化单证和电子信息,相关部门通过“单一窗口”共享数据信息、实施职能管理,处理状态(结果)通过“单一窗口”统一反馈。
  广州一直是“单一窗口”试点的“排头兵”,走在全国前列,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口岸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广州“单一窗口”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先行先试的多项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各地,功能范围覆盖到国际贸易链条各主要环节,成为企业面对口岸管理部门的主要接入服务平台,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有效优化了通关业务流程,提高了申报效率,缩短了通关时间,降低了企业成本。
  2021年,广州“单一窗口”已同步对接国家标准版应用19大类781项服务,上线地方特色应用23大类613项服务,累计注册企业6.76万家,累计申报单量超10.79亿单,货物申报、运输工具申报、舱单申报等“单一窗口”主要申报业务应用率100%。